2024年10月27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海涛教授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学生130多人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周沅帆副所长主持。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海涛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参会
专家学者
的热烈欢迎,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研究所和团队给予的大力支持。通过多年的深耕,研究所每季度举办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每年出版年度研究报告,
举办
财政投融资年会,
这
都是研究所坚持不懈推动的工作成果,在财政投融资领域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持。马海涛校长表示,对于第三季度的财政投融资情况,近期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等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增加,以稳增长、扩内需、化解风险为目标,推出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及时且精准地回应了当前经济形势的需求。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并非难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确保适当增速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各类突出矛盾。特别是各项政策工具的使用,例如债务额度置换、专项债支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已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此外,政策协同一致性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各部委出台了大量政策,如何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最终关系到地方政府如何保障项目交付、稳定房地产市场等。对此,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能够在本次研讨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不仅丰富研究所的学术活动,更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最后,马海涛校长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同仁对学校工作的长期支持,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马海涛副书记、校长致辞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对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指出,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经济运行将呈现出供给与需求双双收缩的格局。这一现象导致经济增速下滑,同时需求的收缩压低价格,而供给的收缩则可能抬高价格,最终结果使得价格走势变得不确定。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高失业率和潜在增长率下滑,后者受人口老龄化和国际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在理论上潜在增长率的下滑并不必然导致失业增加,但当前的需求收缩已对就业形势造成了显著压力。供给和需求双收缩的结果
,
不仅导致增速下滑和就业压力加大,还加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方面。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逐渐放缓,今年
三季度
降至4.6%。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均显现出减弱的趋势,尤其是消费的同比增速持续下滑。此外,外资的实际利用金额也在波动中下降,反映出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担忧,而财政收入的下降和非税收入的上升可能与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有关。同时,人口减少和预期的变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不容忽视,房地产投资的持续萎缩更是加重了经济的下行压力。苏剑教授最后总结
认为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政策组合需要向需求和供给双扩张的方向发
力
,包括通过降息、降准、刺激消费等手段支持需求侧,并放宽房地产政策,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限制性措施,以期稳住房地产市场。同时,加强社会
完善
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也应成为长期政策目标,以应对经济的挑战,实现稳定和复苏。
中央财经大学B体育APP官网下载副院长任强教授围绕第三季度财政收支形势,结合财政部
最新
发布的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根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具体数据为下降了约
2
.
2
%。税收收入的整体下滑与经济形势紧密相关,而非税收入却显示出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项目。增值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最大,其次是企业所得税。在各类税收中,出口退税作为负值,
且同比增幅较大,
显示出外贸形势的压力。此外,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变化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波动
性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却保持了一定的增速,这一现象与国际经验相符,尤其是美国等国家的财产税在经济危机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这种抗跌性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特性以及地方政府对相关税种的依赖。任强教授进一步分析了非税收入的构成,强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在整体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这部分收入通常在税收下滑的情况下成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缺口的重要来源。在支出方面,第三季度财政整体支出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地方政府的支出增幅较小,约为1%。尽管
中央与地方政府
在支出结构上有所差异,但整体上都在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任强教授指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情况,强调其在全国财政体系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区县级财政的结构和变化,不仅有助于理解地方财政的健康状况,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吴亚平研究员围绕第三季度政府投资形势进行了分析。首先,经济增速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根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4.8%。这一数字虽然低于某些预期,但在疫情后的经济调整中,依然显示出了一定的韧性。其次,就业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今年1至9月的调查失业率为5.
1
%,同比略有下降,这为经济稳定提供了基础。然而,尽管PPI(生产者价格指数)降幅有所收窄,但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若持续负增长,企业收入必然受损,从而影响税收和地方财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压力。在进出口方面,虽然面临一些外部环境的挑战,如非关税贸易壁垒和关税问题,但整体进口保持稳定,显示出国内需求的复苏。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需求不足的双重挑战,我们的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大部分行业领域的产能利用率都在75%以下。历史数据显示,长期处于低位的产能利用率反映了市场的供需矛盾,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改善。在投资领域,今年的目标任务十分关键,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仅为3.4%,而基建投资仍在下降,但有迹象表明四季度可能会反弹。政府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力求实现市场的稳定。最后,吴亚平研究员强调,政府应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方面。当前,需要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王威副教授对第三季度国债发行形势进行了分析。在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债发行情况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和多样化的结构特征,显示出政府对财政资金需求的加强以及市场对国债投资的强烈兴趣。根据财政部的数据,第三季度共发行了59只国债,总额达到39
7
1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总额增长了约29%,这一趋势表明国债发行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反映了政府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政策倾向。从发行结构来看,第三季度的国债种类丰富,短期国债的发行数量最多,达到了40只,占前三季度发行
总数的26.85%。
但发行量占比不高,而长期国债的发行量增加,特别是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反映了政府对长期资金需求的规划
。在发行节奏方面,第三季度的国债发行呈现高频率和多期数的特
点,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积极调整。具体来看,7月份的关键期国债发行占比高,而8月份短期和储蓄国债的发行额度有所增加,这种灵活的安排有效平滑了市场流动性的波动。市场对国债的反应也体现在利率变化上。2024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利率总体呈下行趋势,平均加权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场对国债的需求在上升,特别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债作为安全资产的吸引力日益增强。这一趋势也促使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显示出投资者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国债发行将继续是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李升教授对第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券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自2023年2
季度
以来,GDP增长率呈现出缓慢下行的趋势,但
今年
9月份国民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包括环比增速的连续正增长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的改善
,
宏观经济形势正逐渐企稳。从各省的GDP运行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5%,部分省份如北京、内蒙古、吉林和江苏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许多省份的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
经济大省如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财政收入增速也普遍较低。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2%,这表明第三季度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在地方债券的发行情况方面,自2014年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来,地方债券的发行规模逐年上升,特别是专项债的发行速度显著加快。202
4
年新增专项债限额为3.9万亿元,截至8月份,专项债的发行完成率为66.2%,一般债的完成率为71.3%。从地方政府的发行情况来看,四川、内蒙古和贵州的
一般债
发行额较高,而浙江的发行比重则较低,反映出不同地区对于债务的需求差异
,而专项债发行以发达地区为主
。展望未来,从2024年开始,财政收入增速整体放缓,但当前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出预期,房地产市场也显现企稳迹象。此外,在地方债券密集发行过程中需要关注几个问题,包括存量债务的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投资的效应,
需要
防范潜在风险,确保财政投资能够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地方债务的管理和经济发展仍有望实现良性循环。
安融(香港)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负责人胡超研究员围绕第三季度城投债发行形势进行了分析。
据统计
,2024年1月至9月,城投债发行规模为3.07万亿,较2023年同期的3.83万亿下降了近20%。这一趋势表明,高层对城投债的监管日益严格,导致城投债的净融资额持续为负,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在2024年9月,江苏、浙江和山东的城投债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三,而甘肃、海南等省份则没有发行,显示出城投债市场的地域差异。同时,净融资额同比下降的省份,如天津、山东和江苏,显示出这些地区对资金的渴望更为迫切。对于不同评级的城投债发行情况,AAA级债券发行规模环比降幅最大,而AA级债券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增加。这表明投资者在降息周期中更倾向于选择高信用评级的债券。此外,随着年底临近,交易所的审核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在发行结构方面,借新还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申报用途的变化可能影响审批的便利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机遇也被提及,特别是AA级和AA+级债券的弹性更高,值得投资者关注。关于城投债发行减少的后果,胡超研究员提到财政部通报了一些城投公司由于资金紧张而采取变相融资的措施,增加了隐性债务,这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近期违约事件的增多也反映出市场的压力,中央对隐性债务的高压监管将影响未来的融资环境。最后,城投债政策将继续支持基建投资,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以及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未来城投公司需要转型以适应政策变化,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杨华教授围绕第三季度财政投融资政策,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要工具,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契约制等多种组织形式。200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设立以来,目前已进入精细化运营的3.0时代。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设立2107只政府投资基金,目标规模约12.84万亿元,已认缴规模约6.51万亿元。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起步期(2010年以前)、快速发展期(2010—2016年)和规范调整期(2017年至今)。在快速发展期,基金数量和规模均显著增长,而在规范调整期,基金数量及认缴规模持续下降,这既是规范运作和管理的结果,也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和财政预算约束的影响。杨华
教授
进一步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包括由单一基金向基金群转变、基金认定更加灵活、行业竞争加剧、产业类基金成为主导等。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认缴规模大但实际落地少、投资定位不准确、募资渠道窄、各地规范标准参差不齐以及退出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杨华教授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预期,包括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把握投资定位、发挥基金引导作用、优化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基金管理标准、推进市场化进程以及加强规范化运营和对子基金的系统化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教授对第三季度财政投融资调控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第三季
度财政投融资总体
趋势与国民经济呈现一致的企稳向好态势。然而,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下降及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降低,实现全年GDP增长5%以上的目标面临较大压力,在第四季度,经济
增长
逐步恢复的背景下,适度选择财政金融刺激政策的规模和结构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的经济恢复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9至2022年疫情期间的情况截然不同,积累的财政金融风险已达到
较大
规模。如果再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产生新的潜在风险。因此,在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必须平衡阶段性与长期
性
政策之间的关系。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的现状,适度的刺激政策是必要的,以推动经济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然而,
面对
社会
舆论
上极左思想的抬头和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要求在落实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两个毫不动摇”政策时,务必具体且有效,以避免相互影响,从而削弱公众的信心。此外,逐步消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遗留下来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机构风险是当务之急。未来的经济增长应更多依赖科技进步和
新质生产力
发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现阶段的财政金融刺激政策仅应视为一种阶段性工作,目的是逐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温来成教授指出,总体而言,在推动经济恢复的同时,保持对政策选择的谨慎和科学性,确保财政金融政策既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又能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
周沅帆副所长
在总结会议时认为,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第三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就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政策选择、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民营经济信心等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政策落实与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期待下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再见
。
来源:现代财政投融资观察